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header

关于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

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赛

在全球新一轮科技革命与产业变革浪潮中,人工智能技术正加速赋能经济社会发展的各领域,尤其在推动国家治理体系与治理能力现代化方面展现出巨大潜力。如何运用人工智能技术促进更高效、更公平、更智慧的治理,已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中国人民大学作为"我国人文社会科学高等教育领域的一面旗帜",坚持立足中国实际,解决中国问题,致力于推动科技与社会深度融合,探索"智能"向"善"的治理之道。

在此背景下,中国人民大学发起主办首届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大赛立足国家重大需求,面向全国高校大学生,旨在搭建一个激发创新思维、锤炼创业能力、贡献社会价值的高水平竞技与交流平台,发掘并培育一批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治理、创造积极社会影响的优秀项目和新时代的创新主体,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并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大赛主题与目标

主题:以善智,致善治:人工智能赋能智慧治理

目标

  • 1

    激发创新

    发掘和培育一批具有市场潜力和技术创新性的人工智能+智慧治理项目

  • 2

    培育人才

    发现和培养能够运用人工智能技术推进智慧治理、创造积极社会影响的新时代的创新人才

  • 3

    促进转化

    搭建大学生创业者与政府、企业、投资机构的对接平台,促进人工智能技术在智慧治理领域的创新应用和成果转化

  • 4

    引领方向

    推动社会各界对"人工智能+智慧治理"领域伦理、规范、应用模式的深入思考与探讨,倡导负责任的创新

  • 5

    营造生态

    营造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创业氛围,激发青年创新创业热情,促进高校毕业生高质量充分就业

组织单位

主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苏州独墅湖科教创新区、苏州元禾控股股份有限公司

承办单位

中国人民大学智慧治理学院、苏州纳米技术国家大学科技园、独墅湖青年创新创业港、中国人民大学招生就业处

支持单位

苏州新建元数字科技有限公司、苏州国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大赛组委会

由主办、承办单位相关负责人组成,负责大赛总体策划、组织协调和重大事项决策。

专家指导与评审委员会

学术指导组

中国人民大学相关领域权威专家学者组成,为大赛提供学术指导和方向把关。

评审专家库

由来自学术界、产业界、投资界、相关部门权威专家组成,确保评审的专业、公正、多元。决赛评委将从库中遴选。

参赛要求

参赛对象

  • 1

    全国高等院校正式注册的全日制在校学生(含本科生、硕士生、博士生)

  • 2

    可以单人或者团队形式报名,鼓励跨学校、跨专业组队

  • 3

    以在校大学生为团队负责人前提下,可包含少量(不超过团队总人数1/3)已毕业校友或校外人员

参赛条件

  • 1

    主题符合

    项目须聚焦利用人工智能技术提升智慧治理水平,选题范围可参考大赛设立的建议赛道(见第五部分)

  • 2

    创新引领

    项目应在技术、应用、模式或理念上具有显著创新性

  • 3

    价值导向

    项目应具有明确的社会价值或治理效能提升潜力,并充分考虑伦理规范、数据安全、社会公平等"善治"要求

  • 4

    商业可行

    项目应具备一定的市场前景、清晰的商业模式或可持续的社会影响力模式

  • 5

    团队完整

    团队成员结构合理,具备实施项目所需的基本能力

  • 6

    知识产权

    参赛项目知识产权明晰,归属参赛团队所有(或已获合法授权),无任何争议。主办方承诺保护参赛项目知识产权

  • 7

    守法诚信

    所有参赛人应遵纪守法、诚实守信,无重大失信记录、无犯罪记录,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律

  • 8

    创业初阶

    参赛人或团队尚未在苏州注册成立公司(或在苏州注册成立公司时间晚于2024年12月31日)

赛程安排

01 2025年4月下旬-5月底

大赛启动与报名

  • 正式发布大赛公告,开放官方网站及报名系统
  • 组委会提供在线咨询答疑
02 2025年6月上旬

项目提交与初审

  • 参赛团队在截止日期前提交完整报名材料(含商业计划书、演示PPT、可选的Demo视频等)
  • 组委会组织专家对所有合规项目进行线上初审,筛选项目进入正赛
03 2025年6月中旬

大赛正赛

  • 赛前训练营:为晋级正赛团队提供为期1-2天的线上或线下训练营,内容包括:商业模式梳理、路演技巧打磨、融资对接策略等
  • 通过路演方式,评选优秀项目
04 2025年6月下旬至7月上旬

赛后衔接与孵化

  • 本次大赛一、二、三等奖获奖选手可直通"赢在苏州"2025全球创新创业大赛行业决赛(赢在苏州大赛链接:最高3000万赋能硬科技!"赢在苏州"全球创新创业大赛邀您来赛
  • 行业决赛获奖选手可参加"赢在苏州"2025全球创新创业大赛总决赛,总决赛一等奖最高奖金200万元、二等奖奖金150万元、三等奖奖金100万元,大赛还为一等奖项目提供最高3000万元的创业落地助力金,即1000万元政府资金、1000万元股权投资、1000万元债权融资
  • 在苏州国际精英周期间,举办协办支持单位资助获奖选手项目签约仪式

主题赛道

为引导参赛项目聚焦关键领域,鼓励创新创业想法与实际场景应用相结合,本次大赛特设立以下四个重点主题赛道,参赛团队可围绕这些赛道进行选题,同时欢迎围绕新产品、新技术、新场景的其他选题:

智慧政府与城市治理创新赛道

智慧社会与公共服务优化赛道

智慧企业与市场治理赋能赛道

红红火火闹元宵,凝心聚力鼓干劲

智慧政府与城市治理创新赛道

聚焦运用人工智能提升政府运行效率、决策科学性及城市综合治理水平。

选题方向参考:

智慧辅助决策系统、智慧城市规划、城市大脑、智慧政务、智慧法院、智慧警务、智慧司法、智慧检务、智慧交通、智慧环保、智慧应急指挥、城市网格化智能管理、公共安全智能预警与防控、数字孪生城市应用、政策智能解读与推送等。

智慧社会与公共服务优化赛道

聚焦运用人工智能改善民生福祉、创新社区治理模式、提升教育、医疗、养老等公共服务的可及性、公平性与质量。

选题方向参考:

智慧医疗(远程诊疗、智慧诊断、智慧健康管理等)、智慧教育、智慧文旅、智慧养老服务与监护、智慧社区、智慧园区、社会救助智能精准匹配、无障碍环境智能支持等。

智慧企业与市场治理赋能赛道

聚焦运用人工智能优化市场秩序管理、提升企业合规风控能力、优化内部治理结构与运营效率。

选题方向参考:

智慧金融风险监控与反欺诈、智慧市场监管(如产品质量追溯、广告监测)、智慧安监、智慧工地、智慧农业、智慧合规审查、智慧市场分析、智慧商务决策、智慧法务与合同管理、供应链智慧协同与优化、企业ESG(环境、社会、治理)数据智能分析与报告等。

红红火火闹元宵,凝心聚力鼓干劲

聚焦运用人工智能应对数字空间挑战,提升网络内容治理、数据安全、平台算法治理及网络生态建设水平。

选题方向参考:

网络虚假信息与谣言智能识别与溯源、未成年人网络保护、个人信息保护、平台算法透明度与公平性评估、网络暴力智能识别与干预、数据跨境流动合规性技术方案、开源社区治理智能化工具、区块链技术与智慧治理、大模型可解释性与透明性探索等。

注:鼓励参赛团队跨赛道交叉融合,提出具有综合性的创新方案。

评审标准

综合评价标准

评审将从技术性、市场性、社会性等多维度进行综合评价。

奖项设置

一等奖

3组,奖金各20万元+奖杯+证书

二等奖

3组,奖金各15万元+奖杯+证书

三等奖

4组,奖金各10万元+奖杯+证书

优胜奖

若干,奖杯+证书

注意事项:

  • 大赛涉及具体资助金额均为税前金额。具体缴纳税款程序,由获资助方依照规定程序自行办理。

  • 奖金兑现需在苏州工业园区注册企业,满3个月拨付50%至企业,满6个月拨付剩余50%至企业。兑现无社保缴纳或经营收入等其他条件要求。

报名方式

请填写附件中的"大赛报名表",并与"参赛项目知识产权声明"的团队负责人(或独立参赛个人)签字扫描件一同,发送至大赛唯一指定报名邮箱:

附件

首届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报名表

点击下载

首届人工智能与智慧治理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参赛项目知识产权声明

点击下载
foot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