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g
办学特色

中法学院是中国首家以人文社会科学为主的中外合作办学机构,于2012年正式成立,目前开设金融学、国民经济管理、法语、数学与应用数学、人力资源管理、传播学等6个专业。中法学院按照“高水平、有特色、国际性”的发展定位,以培养能够在东西方两个文化平台上自由行走的国际性人才为目标,办学十余年来,中法学院不断探索异地办学和中外合作办学的全新模式,积极拓展办学专业,努力构建特色课程,不断改善办学条件,聚力提升培养质量,在中法合作教育的国际化平台上,形成了自己的办学的特色和亮点。

管理体制

中法学院坚持和完善“3+1”校际合作机制和人大“本部—异地校区”管委会制度,推动成立校区本科人才培养委员会,形成育人合力。密切与本部各学院联系,建立院际教学负责人(副院长)协调机制,就人才培养方案、师资安排及队伍建设、教学课程优化等进行协同。

人才培养模式

围绕中国人民大学和法国合作院校优势学科,构建“合作培养、多重学位”的培养特色。培养具有家国情怀、全球视野、多元文化素养和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国际性人才。中法学院构建了“合作培养、多重学位”特殊四年学制安排,第一、第二年在苏州,第三年赴法国合作院校,第四年回苏州,第五年可自愿选择赴法的学制安排和培养选项。

课程体系

中法学院融合中法两国教育特色及文化,开创了以法语教育为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中法双方复合教学相结合的“一基两合”培养模式(即以法语教育为基础,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中法双方复合教学的培养模式),及以筑牢信仰之基、厚植家国情怀、拓展国际视野、夯实专业基础为核心的“四维”课程体系。在学分互认、合作育人的基础上,不断优化完善学院的课程体系,在教学内容方面高度融合中法两国教育特色及文化。